欢迎访问“北京新闻信息网”,在本网您可以浏览到北京本地最新的消息资讯,我们每天24小时发布丰富多彩的北京新闻信息,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提供背景、事实、观点、分析,是海内外网友通过网络全面了解北京新闻资讯的首选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北京经济 > 六旬患者胸科手术离世,家属追讨真相遇阻,调解无定论​

六旬患者胸科手术离世,家属追讨真相遇阻,调解无定论​

2025-09-27 18:57:46 /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

“他术前每周游4次泳,每次1000多米。身体好的很,怎么就没下手术台?”俞女士哽咽着说。2025年6月9日,刚满60的纪先生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做心脏支架手术时意外离世。医院称死亡原因是“过敏性休克”。但家属整理病历和影像后发现诸多疑点,找医院讨说法,屡屡碰壁,跟医院2次调解,医调委3次调解至今无明确结果。

突发:手术中出事,医院告知延迟,还误导尸检。

纪先生有6年高血压,药物控制稳定。今年1月,他曾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做心脏支架手术,恢复良好。6月7日因胸口不适再度入院,计划做介入手术。

6月9日15:45,纪先生进手术室,17:45医院才告知家属,患者造影剂过敏。19:23宣布死亡,连病危通知书都没给,宣布死亡后,医院立即催家属签尸检告知书,一边说存不了遗体,今晚得处理,一边吓他们“尸检会掏空五脏六腑”,家属又悲又慌,只能签字放弃尸检。第二天清醒后,赶紧封存了病历、造影剂和手术光盘。

质疑:三大疑点难解,医院只说符合流程。

“我们不懂医学,但不能拿流程当挡箭牌,这是一条人命”。家属揪出病历中的3个关键问题,医院仅敷衍回应。

一、2位医生病例记录矛盾,真正抢救真相成谜。

主治张医生与主刀王医生的记录多处对不上,(如休克和造影时间相反,一个记录再次造影,一个未记录),术前医院核心文件只有张医生签字,王医生没有签字。临时换主刀医生未告知家属,医院不给解释。

二、医生考虑过敏后仍多次造影。

主刀王医生手术记录显示,血压在90的时候。就已经怀疑是过敏性休克,但是从90降到60之间,又进行了10来次造影。家属疑问“过敏性休克急救不应该停止致敏的造影剂吗”。而医院称需要排查风险,却不说明为何需要多次造影,多次排查风险,更没有记录实际用量。

三、隐瞒“人工心肺”方案

家属后来知道医院有ECMO人工心肺设备和团队,但近3小时抢救中,医院从没提过这个方案。家属想哪怕1%希望也试一试。医院却称过敏性休克抢救用不上,家属认为被剥夺了知情权和选择权。

调解:医院拖延不正面表态回答,专家质疑死因

6月9日患者死亡后,家属多次找医院,医院不正面回答疑问。后家属于7月申请医调委调解,三次进展如下:

7月29日,家属调解申请书上列医院抢救疑问,医院全盘否认,称“无责任”。

9月10日,家属细化疑点要解释,医院只说一句,家属不懂医,医院一切都符合流程,调解成僵局。

9月23日,医调委专家提出,过敏性休克证据不足更可能是心脏主血管问题。还指出医院术前检查、手术安排有不足,医院却称要回院商量,至今没回复。

诉求:只求真相,将维权进行到底。

“我们不要医院的空话,就想知道手术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走的明明白白。”俞女士说“丈夫离世,让家庭破碎,医院的回避却更让人寒心。”不仅为讨说法,更希望医院重视诊疗透明,还原真相,减少医患的紧张关系。别让更多家庭陷入痛苦和悲愤的情绪中。

 

标题:六旬患者胸科手术离世,家属追讨真相遇阻,调解无定论​

地址:http://www.ao2i.com/bjjj/48132.html

免责声明:北京新闻网为全国的网友提供北京地区与市民密切相关的北京最新新闻资讯,本篇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北京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北京新闻网推荐文章

心灵鸡汤:

北京新闻网简介

北京新闻信息网怀着“立足北京、服务北京、形象北京、发展北京”的宗旨,积极发挥网络的优势和特点,为广大的北京商家、企业及各类公司提供最好的服务,主要为您提供最新北京新闻资讯,北京区县动态,北京人事考试信息,北京社会新闻,北京旅游景点等。以专注态度和专业精神,向广大网民提供最新、最快、最全面、最详细的新闻报道,及时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为人民群众提供迅捷实用的信息,让百姓能够及时获知惠民政策。